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聚焦名科丨重症医学科:学术立科,规范发展

时间:2023-09-14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210月,是河北省成立最早的综合ICU,是全国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重症医学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河北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北省唯一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京外培训基地。科室在两院区占地面积3362平方米,总床位数52张,医师24名、护士93名。

重症医学科始终秉承“学术立科,规范发展”的管理理念,以“国内一流,省内领先”为发展目标,在科室主任胡振杰教授和护士长尹彦玲的带领下,全体医务人员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无论是医疗、护理还是教学、科研等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省内领先地位。近3年来,重症医学科年均收治患者1800余人,其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15 分的患者比例为70.64%,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为64.95%,救治成功率达90%以上。

技术有保障 医护有温度

科室不仅拥有ECMO(体外膜肺氧合)、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ABP(主动脉内球囊返搏泵)等顶尖的生命支持系统,还有10万级的层流净化系统、多功能吊塔和多功能监护仪,可同时进行CVP(中心静脉压)、ABP(有创动脉压)、BIS(脑电波双频指数)、PICCO(经肺热稀释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等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医学科团队对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各种类型休克诊断及治疗、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及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神经重症治疗方面均有着很深的造诣,熟练掌握急性肾损伤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重症超声技术、ECMOIABP等高级血流动力学支持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ARDS保护性机械通气及俯卧位技术、颅脑损伤监测及保护治疗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穿刺置管技术等重症监测救治技术。

在医疗上,科室每周一、三、五践行全科教授查房制度,最大程度保证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在护理上,每两周开展一次临床护理查房,联合医生共同参与,不断提高护士全面管理危重患者的能力和人文化关怀。重症医学科同时拥有完备的医疗质量控制系统,是河北省重症医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负责协助制定全省重症医学专业质控程序、标准和计划;开展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并发布考核结果,为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决策提供依据;积极协助组建、管理全省重症医学专业质控网络,为提升全省重症救治的同质化水平贡献力量,让更多重症患者获益。

加强学科发展持续性 争创国内领先

科室主任胡振杰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多个重症相关学术团体重要职务。科室护士长尹彦玲是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科室是重症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已培养在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80人。

我院设有重症医学教研室,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特色。重症医学科为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京外培训基地,同时承担河北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的临床、护理本科生的教学、见习、毕业实习带教任务,吸引了大批医学生投入重症医学的队伍中。

科室还建立了学科发展工作小组,设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及核心小组成员若干名,结合本科实际,负责商讨、制定本学科总体发展计划,鼓励科室人员参与国外及国内学科高水平院所进修学习,参与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学术交流,积极承担继续教育项目和承办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提高学科持续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创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内驱发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科室高度重视科研能力发展,依附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设了完备的科研梯队,成立了医疗科研小组和护理科研小组,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项目并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参与及组织重症医学领域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多项省市级科技奖励,建立了先进的科研与转化平台,具备整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的能力,在重症医学科研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科室以组长单位开展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2项,参加4项国家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建设了完整的临床数据中心,重症(脓毒症、ARDSAKI)数据库(例数≥1万人),与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共同设置了河北省急危重症发病机制及干预重点实验室。科室内设有独立的临床及基础实验室,科研用地充分、仪器设备先进且种类齐全等优势促进了科研和学术的发展。

科室近3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涉及脓毒症、重症超声、重症肾脏、机械通气、脓毒症肾损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领域。胡振杰教授以第一主研人完成的“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省科技厅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30篇,包括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目录中一区1篇、二区3篇、三区11篇、四区16篇,总IF108.593,北大中文核心期刊6篇。参与制定机械通气雾化治疗指南、重症超声应用及培训原则与质量控制标准、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建议等治疗指南、共识10余项,为重症医学行业医疗服务提供规范化治疗标准。

无论是从患者入院标准的筛选到整个疾病的诊治,还是从每一个监测数据的留取到各种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我院重症医学科所有技术操作都遵循最新重症指南和行标的要求。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尤其在细节中更彰显规范发展。在我院党委的支持和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继续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齐向发力,坚守初心、一心为患,努力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申康康 尹彦玲